邦以民为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例子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唐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基础信息
拼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注音ㄅㄤ 一ˇ ㄇ一ㄣˊ ㄨㄟˊ ㄅㄣˇ
繁体邦以民為本
感情邦以民为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
近义词民惟邦本
英语The people are the basis of the state.(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邦以民为本的意思解释、邦以民为本是什么意思由潮知浩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