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不逮理的成语故事


词不逮理

拼音cí bù dài lǐ

基本解释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暂未找到成语词不逮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词不逮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屈指可数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令人神往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头面人物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可想而知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