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节义


拼音jié yì
注音ㄐ一ㄝˊ 一ˋ

繁体節義

节义

词语解释

节义[ jié yì ]

⒈  亦作“节谊”。

⒉  谓节操与义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节谊”。谓节操与义行。

《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务德,而下之人守节义。”
《后汉书·安帝纪》:“其赐人尤贫困、孤弱、单独穀,人三斛;贞妇有节义十斛。”
李贤 注:“节谓志操,义谓推让。”
《新唐书·张建封传》:“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赐之,曰:‘卿节谊岁寒弗渝,故用此为况。’”
按,《旧唐书·张建封传》作“节义”。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论节义呵,我学那存忠孝施正礼行仁道治纲常 伊尹 扶 汤。”
清 顾炎武 《述古》诗:“孝武 尊六经,其功冠百王,节义生人材,流风被 东京。”

国语辞典

节义[ jié yì ]

⒈  操守与正义。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分字解释


※ "节义"的意思解释、节义是什么意思由潮知浩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关公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大的威望,因为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典范。

2.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实在是自相抵触的,蔡伯喈行孝的逆境正申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现实上是皇权绝对放置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露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抵触。

3.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4.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5.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利用国民弱点,遂倡为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谬种流传,人禽莫辨,举吾国数千年之教泽扫地无余。求如前史所载忠孝节义诸大端,几几乎如凤毛麟角之不可多得也。袁世凯

6., 总结为三个原点,分袂为"宣传忠孝节义""默示赫然的民族意识""通达矫捷的人性观点"。

7.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8.笔力千钧,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刻画了节义之士意气风发、顶天立地的气概,写出了节士发奋报国、立志灭敌的志向。

9.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10.那哀痛欲绝的神情弄得满朝文武都跟着动容,他一边哭一边盛赞端妃说她忠孝节义样样俱全,又与自己青梅竹马情深似海,本是皇后的不二人选。